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更多 > 网文网语 > 正文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作者:CC下载站 日期:2023-11-03 08:07:05 浏览:27 分类:网文网语

一瓶中国酒的海外大冒险


过去几天,香港半岛酒店M2层是一个热闹去处。贵州茅台在这里做的一场展览,成了包括住店客人在内,很多香港人了解这支名酒背后品牌故事的好地方。


一个月来,茅台好像承包了所有人的朋友圈。


最初是“美酒加咖啡,就爱这一杯”的酱香拿铁引爆了话题,让平时嚷嚷着滴酒不沾的朋友也纷纷捧起这“年轻人的第一杯茅台”。紧接着就是茅台与德芙联合推出的酒心巧克力,上架当天就被消费者一扫而光,持续刷新着人们对“品牌号召力”这个词的认知。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你抢到自己的那杯酱香拿铁了吗?

摄影/赖文泉


不仅如此,茅台在海外也是动作频频——今年,茅台举行了一系列国际品牌文化巡展活动:6月奔赴泰国,在与茅台结缘已久的东南亚市场开启一年的国际交流活动;9月,又在日本、法国、英国举办持续11天的“偕美世界行”文化巡展,足迹踏遍9个时区,更在伦敦与保乐力加、帝亚吉欧展开巅峰对话,联手签署《全球烈酒T3对话国际合作共识》;不久前,又回到香港、澳门,回顾“飞天”茅台迈开出海第一步的记忆,也为一年的国际交流活动画上完美的句号。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在巴黎歌剧院举办的茅台美馔晚宴。


又是联合破圈、又是出海巡展,中国白酒老大哥在国际化的路上越跑越快,这是在赶时髦吗?非也非也。不要因为总在父辈的酒桌上看到茅台就把人家当成老古董,作为新中国诞生初期的重要创汇产品,茅台早在1953年就正式进军了国际市场,在积极开拓、灵活创新、拥抱世界的道路上绝对算得上是“国货”中的先行者。


不妨就借此机会,看一看茅台如何自西南大山中的本土烧房一路走来,看一看中国的酒香还能如何浸染世界


-01-

一瓶飞天茅台的进化史


如今我们已经很熟悉一瓶53度飞天茅台的样子了:


对角线构图的金红瓶签,左上角一轮“飞天”的商标图案,瓶口上拴着红飘带,飘带末端正正好好地落在“贵州茅台酒”字样的正中央。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乳白色的瓶身,几乎成为了酱香酒的一种标志。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如今样子熟悉的茅台酒瓶中承载了许多历史。

摄影/陈庆全


简简单单的玻璃瓶,今天看来实在没什么生产难度。但在茅台酒厂成立的那个年代——新中国刚刚诞生,百废待兴,制造业还在简单起步的1951年——这样一个瓶子却是可望不可及的。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艰难的起步 | 从土陶瓶到“飞天”


刚刚组建成立的茅台酒厂,职工只有39人,生产设备包括41口酒窖5个酒甑11盘石磨,交通工具只有骡子和马,酿酒用的粮食和煤大半要靠工人肩扛背驮。


最初,酒瓶在厂里生产不了,只能用猪血糊皮纸的竹篓子装着散酒,从赤水河转运到上海去装瓶。后来改用本地生产的土陶瓶,却因为制陶技术不发达,瓶身无法一次成型而要分段制坯再衔接,导致长途运输时常常发生渗漏。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茅台酒瓶经历了多次演变。

制图/九阳、鱼一条


要知道,当时的茅台已在海外小有名气,国家在它身上寄托了出口创汇的重望。这样简陋的包装,能带着美酒跨越千山万水闯荡国际市场吗?


1956年,外贸局驻香港办事处的负责人来到酒厂,专门研究茅台酒更换包装的问题。同年,轻工部聘调了两位景德镇的制瓶技师,为外销的茅台酒试制了第一批白瓷瓶,解决了“美观”与“防渗漏”两大需求。外观全面更新,旧的酒标换为写着“贵州茅台酒”字样的对角线样式瓶签,背面还绘制上精美的图文。原有的外销商标“金轮牌”也逐渐更换为更有中国特色的“飞天献酒”图案,也就是今天的“飞天”商标——茅台,渐渐变成了我们如今熟知的样子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金轮”商标在“飞天”诞生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摄影/陈庆全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走向现代化 | “乳玻瓶”茅台中的工业印记


作为最早一批探索海外市场的出口商品,摆在茅台面前的问题还很多:包装规格要合乎国际运输的惯例、对原料与酿造方法的描述要符合一定的国际标准、酒精度数需要精准,还要想办法遏制个别海外商人利用茅台酒瓶灌装假酒的问题……在来自国际市场的一次次“倒逼”下,茅台摸索着走上了标准化、正规化的道路。


真正的突破出现在1966年,贵阳玻璃厂试制成功了一批乳白色的玻璃瓶,不仅和白瓷瓶一样美观牢固,而且成本大大降低。随后,生产乳白玻璃瓶的任务被交给了清镇玻璃厂,让内销、外销的茅台酒都能用上便宜可靠的“乳玻瓶”,茅台的白瓶身形象也从此深入人心。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本次海外行中,“乳玻瓶”茅台也出现在伦敦。


上世纪六十年代,正是中国大规模推动工业化进程的时期,茅台酒正如滚滚波涛中一朵激荡的浪花,见证着中国工业水平的突飞猛进。


就拿瓶盖来说吧。最早的时候是在瓶口上绑一块猪尿泡皮,让它风干后自然收紧达到密封效果——为了获得这种紧俏的包装原料,还常请税务工作人员收生猪屠宰税的时候代为收购猪尿泡,到酒厂收税时再一道送来。上世纪五十年代茅台换装时改成了从欧洲进口的软木塞子,上世纪六十年代才终于用上了螺纹塑料盖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香港、东京等地文化巡展中,

回顾了茅台瓶塞与包装的演变过程。


又比如灌装的技术。最原初的灌装方法,是靠工人手拿着打酒的“提子”一瓶一瓶装满的,后来换成了一种能旋转的漏斗支架,但本质上还是手工操作,一瓶酒装多装少全看手上的准头。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才终于用上了马达带动的“一条龙”半机械装置。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上图:上世纪50年代,茅台酒包装场景。

下图:上世纪60年代,茅台酒包装灌装。


装瓶的问题解决了,装箱的标准化环节也得跟上。五十年代初,茅台的装箱是比较随意的,木头箱子里装35瓶、30瓶或者20瓶的时候都有。到了六十年代,为了适应国际包装惯例,统一改为了24瓶(两打)


如今的茅台包装流水线,一天的产出量可达数万瓶,往昔的那些变化似乎理所当然到不值一提。可那香飘海外的“世界蒸馏烈酒第一品牌”的种子,正深埋在那段弱小、迷茫、步履蹒跚的岁月里。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茅台酒生产线,效率早已今非昔比。

摄影/陈庆全


-02-

跨越四十五年,茅台如何圆上“万吨梦”?


茅台酒,产量要搞上一万吨!


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领导人对茅台酒的期望,也是茅台人共同努力了几十年的理想。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熟练的茅台工匠可以通过“酒花”判断基酒的浓度。

摄影/吴学文


为什么要酿这么多茅台酒?“出口创汇”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新生的共和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建设的重要时期,而茅台酒正是少数拥有持续创汇能力的商品之一,根据厂里保存的1960年资料,每外销一吨茅台酒,就有希望在国际市场上换回四十吨钢铁


但正是因为人们太迫切地渴望提升茅台酒的产量,险些让这款酒中瑰宝走上致命的弯路。


要酿出一瓶茅台酒,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一年的生产周期,用来进行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蒸馏出的基酒存放三年再进行勾调,勾调好的酒还要再存放上一年才能出厂。这还没有算上种植粮食、贮存陈酒的时间——简而言之,酿酒很费时间,而且要遵循复杂的客观规律,不是多投原料、多建厂房、夜以继日地劳作就能让产量立竿见影地提升的。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糟醅下窖,看似简单的环节里也有无穷细节。

摄影/陈庆全


但在五十年代初期,“成义”、“荣和”、“恒兴”三家老烧房刚刚合并为茅台酒厂,各家酿酒师傅还带着“师承门派”的观念,操作方法并不统一,人们也并没有真的把传统工艺总结清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工人们开始按照各自的经验“简化流程”,减少发酵和陈放的时间。


如此一来,茅台酒的质量就出现了波动,险些丢掉1952年第一次全国评酒会上获得的国家名酒地位。驻香港的外贸部门也传回了国际市场的委婉反馈:茅台酒在海外确有销路,但要警惕质量下滑的趋势。


这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55年,贵州省轻工厅下达文件,要求“必须注意克服忽视质量而只重视产量的现象,不经批准不能增加产量”。1956年,省工业厅、工业技术研究所更是组成了“恢复名酒质量工作组”,第一次认真研究了老酒师们的经验技巧,制定了统一的操作规范。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茅台首席酿造师任金素与同事。

摄影/吴学文


如果说1956年的研究工作只是让茅台迈出了由“作坊式生产”走向“工业现代化”的第一步,那1959年的科学总结就是在为新中国的白酒工业做贡献了。由轻工部牵头,大批工程师、专家、技术人员入驻酒厂,对茅台酒的酿造原料、生产设备、工艺流程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总结,还对茅台酒的酿酒微生物进行了分离观察和生理特征实验,为酱香型白酒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根据,对茅台酒糟醅和曲粉的研究还对其他类型白酒的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糟醅和曲块。

摄影/陈庆全


1964年,轻工部又组织了两期“茅台试点”科研项目,目的是在深入研究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实验和理化分析,以科学的视角解析经验背后的规律。这次研究不仅解析了茅台酒的部分风味物质、在一定程度上摸清了微生物的活动规律、确定了茅台酒的最佳浓度,更重要的是,在根本上推动了茅台酒的“勾调”工艺。


先来简单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勾调”。在茅台酒为期一年的生产周期中,分两次投放的高粱原料要放在一起发酵八个轮次,每隔约一个月蒸馏取酒一次,共取七次。多轮次取酒的风味当然大不相同,同一轮次的糟醅也会因为不同的发酵条件而产生不同的香气。把多轮次、多类型的基酒勾调在一起,才能保证成酒的风味饱满且稳定。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勾调,是保证茅台风味的核心工艺之一。

摄影/吴学文


在酒厂成立早期,勾调只能以师傅个人记忆里“茅台风味”为标准,凭经验选基酒调和。在两期试点中,茅台酒厂的副厂长李兴发、老酒师郑义兴带着工人们一起品尝了数千份酒样,终于总结出其中的规律,把基酒按照风味划分为“酱香”、“醇甜”、“窖底”三个典型体,整理了一定的勾调规律。从此,“风味”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也被科学的思维驯服。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如今茅台对风味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摄影/陈庆全


曲折和波动始终存在,但茅台一直顶着压力前行,沿着科学化、标准化的道路,逐渐成长为一家现代企业。七十年代后,茅台的生产秩序已经全面恢复,质量稳定提高。1978年,茅台产量首次突破千吨,1979年,茅台又获得了"全国最高质量金质奖",八十年代后更是在国外频频获奖,质量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自此,茅台再也没有出现过亏损局面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茅台酒的万吨圆梦之路。

制图/九阳


如今,茅台早已经实现了曾经的万吨梦,更成为了驰名海内外的国际名酒。这段艰难探索的历史,让“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深深刻进了茅台人的心里。


-03-

如何让世界喝懂中国酒?


自一无所有中,茅台开辟了属于自己的传奇。它是大国外交的名片,是国际获奖的名酒,是改革开放初期迅速创汇50万美元的企业之一,到了2000年前后又抢先开拓国外空白市场。当茅台已经在国际市场的浪潮中成长为一家成熟的现代化企业,它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


剥离开有形的成绩,回归一瓶美酒的本质,茅台还能如何以更加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深入世界更多角落,走进每一个人的生活?


说实话,这很有难度。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茅台酒,在海外是否还有更多的可能性?


国外友人对茅台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这是一款来自中国的高端酒”,而很难将它与自己的生活建立起联系,这也是许多中国白酒出海难的症结所在。要让中国的美酒征服世界的味蕾,需要找到这样一种力量:它能突破记忆与习惯的束缚,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赢得相似的认同。茅台认为这种力量是——美。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搭配西方调酒技艺,又是一抹别样的色彩。


纯粹的美感——无需过多语言与文字的解释,却能成为人类共同理解与追求——这是茅台近年来不断努力向世界展示的东西,也是今年一系列国际交流活动的核心主题。


今年6月,国际交流之旅从泰国启程。1953年,茅台正式进军国际市场,就是在以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市场进行“试水”。这片土地与茅台结缘颇久,亦是华人华侨聚集之地,良好的文化基础为更深度的尝试创造了空间。以展览串联70年的携手记忆,以精心烹饪的融合美食、茅台鸡尾酒点亮舌尖上的创意,更与全球华商共同商讨“中国味道”的出海智慧。


9月的“偕美世界行”中,茅台则深入东京、巴黎、伦敦三座国际大都市,横跨9个时区。在亟待开拓的国际主流烈酒市场中,茅台更希望能通过这样的交流找到不同地区文化中“美”的共性。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巴黎海外活动在《今夜无人入睡》的旋律中拉开帷幕。


或许世界还不够了解赤水河,但人们知晓波尔多河两岸与卢瓦尔河谷的阳光与细雨,分辨得出赤霞珠与品丽珠的不同风味,熟知白兰地琥珀一样的色泽,也能从陈放的威士忌中嗅出麦芽与橡木桶的芳香。于是当人们看到蜿蜒千里的赤水河流淌过巍巍青山,于紫红壤上滋养出绽放的红缨子高粱,以时间与汗水酿造成酒,他们会读懂天人共酿的美


或许世界还不够了解茅台镇,但每一个屹立的文明都明白探索与开拓的力量。于是当人们从图片与影像中看到那曾闭塞于山野的小小烧房,看到一张张手绘的包装设计图与机械图纸,看到茅台如何成长为今天的现代化企业,他们会读懂不懈进取的美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在香港回顾“飞天”诞生与出海的故事。


在10月份的香港、澳门之行中,茅台在对“美”的交流中又加入了几分对历史根脉的追寻。上世纪五十年代,“飞天”商标最先在港澳地区完成注册,也正是借由港澳这扇窗口,茅台开始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征程。“飞天寻根”回顾来路,方能在世界的舞台上走得更远。比如,最早的外贸关单飞天商标注册文件香港1950年代商业场景、来自海外关于茅台酒成分与历史的问询函等等,都被策展方逐一陈列,用一座城市的商业进化历史为背景,能够清晰看到早年间,茅台在走向国际市场过程中磕磕碰碰的成长。


茅台的雄心仍不止于此。中国美酒走上世界舞台,追求的不仅是融入,更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发声引领。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茅台集团董事长丁雄军在伦敦与全球烈酒巨头展开对话。


9月29日中秋夜,茅台、帝亚吉欧与保乐力加作为收入规模超3800亿元人民币、平均增长率近20%、总市值超过3.3万亿元人民币的世界三大烈酒巨头,在伦敦展开巅峰对话,并一同签署了《全球烈酒T3对话国际合作共识》


三家企业关注的并非只是酒的生产销售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更认真关切全球气候变化对酿酒行业的影响,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资源回收再利用等话题中积极发挥企业影响力。他们还将共同推进全国的烈酒文化交流、酒类文化遗产保护,并在世界范围内倡导理性饮酒……以健康的方式追求美,方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杂谈] 跨越百年的茅台“出海”历险记

赤水河边,有茅台酒最本真的生命力。

摄影/陈庆全


茅台在海外的探索不会停止,接下来它还将在更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一系列文化交流与推广活动。它希望让所有人看到——


在个性强烈的风味与口感背后,这瓶中国美酒生生不息的魔力,来自天人共酿的古老智慧、永不停息的进取之心,还有,对美好事物最诚挚本真的不懈追求。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关灯